都匀的经济概况
跨入新的世纪,西部大开发全面启动,南贵昆经济区开始建设,西南南下出海大通道全线贯通,为都匀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。
都匀市将继续坚持“资本置换、整合资源、以人为本、优化环境”的工作方针,紧紧抓住都匀发展的六大重点即大城建、大商贸、大工业、大农业、大旅游、大文化,力争年把都匀建成贵州省经济十强市;省委、省 *** 明确要求,将都匀打造成为100万人口、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的“双百”城市。
黔南州也将围绕都匀建设“泛都匀”经济圈,以“大都匀”为龙头,以福泉、瓮安煤电磷、煤电铝一体化、贵定昌明、独山现代物流、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为支撑,依托都匀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,贵定、惠水、长顺、龙里北部片区以服务业、临空产业、民族制药业为支撑,千方百计融入贵阳发展,着力打造环贵阳经济带。
三都、荔波、罗甸、平塘南部片区以民族文化、喀斯特生态旅游、临港经济和天文科普旅游为支撑,充分利用世界自然遗产地和“三天奇观”等独具特色的资源,着力打造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经济区。
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,形成以“泛都匀”经济圈为核心,以三都、荔波、罗甸、平塘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和贵定、惠水、长顺、龙里环贵阳经济带为南北两翼,实现核心重点突破、南北两翼齐飞的“一圈两翼”区域发展新格局。
2015年,都匀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71.8亿元,财政总收入31.22亿元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50亿元,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37.3万平方米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6.5亿元。
2011年,全社会生产总值为91.5亿,财政收入:12.33亿 工业总产值113.92亿元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90.67亿元全年累计接待游客816万人(次),旅游综合收入完成55.58亿元,同比增长54.64%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8亿元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7900元
2012年,全社会生产总值为110亿元,同比增长15.36%,财政收入完成16.8亿元,同比增长36.97%,地区工业总产值完成141亿元,同比增长22.46%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5亿元,同比增长50%。
2013年,全市预计国民生产总值完成126.61亿元(含都匀经济开发区),同比增长15.9%,财政总收入完成21.62亿元(含都匀经济开发区),同比增长28.30%,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24亿元(含都匀经济开发区),同比增长21.8%,农业增加值完成8.71亿元,同比增长9%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1.03亿元,同比增长10.6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9.8亿元,同比增长14.08%,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10亿元,同比增长43.79%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350元,同比增长10%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333元,同比增长12.1%,小康实现程度预计达91%以上,据贵州省《2013年度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名单(公示)》显示,都匀市在全省88个县市评选中,荣获全省2013年度同步小康创建活动十佳示范县第五名,是黔南州唯一上榜县市。
产业结构:都匀的工业以化工、电子、纺织为主。
农业则以种植水稻、小麦、玉米为主。
2012年安排粮食种植面积28.3万亩。
完成水稻栽插13.9万亩,占计划的100.1%。
玉米种植7.53万亩,占计划的105.1%。
蔬菜种植14.26万亩,占蔬菜全年计划的75.1%。
杂粮种植0.7万亩,黄豆种植0.69万亩、花生种植0.62万亩、红苕种植0.69万亩。
同时,进行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、农业机械维修、畜牧防疫等各类技术,办各类作物种植示范点,为春耕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。
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,初步形成了10.6万亩都匀毛尖茶、10万亩蔬菜、1.36万亩中药材、1.3万亩烤烟和30万头商品猪基地五大特色农业产业带。
农业总产值预计达10.16亿元,同比增长17.05%。
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致富的作用进一步增强,33个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人数达12468人,带动农民收入4300万元。
2011年,都匀大力发展旅游业,新增3家四星级酒店、5家三星级酒店,在建2家五星级酒店,2011年旅游综合收入预计达55亿元,同比增长52.7%,是2006年的15倍,全市旅游从业人数达1.8万人。
稳定发展房地产业,都匀房市健康平稳发展,2011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1万平方米、销售金额16.2亿元。
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,引进苏宁、宾隆等连锁经营超市,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38亿元,比上年增长21.95%,是2006年的2.81倍。
多重随机标签